11月28日,在室内表演项目中,海南代表团带来精彩的节目《竹木生声》。
“东道主海南代表团的《竹木生声》是一个将艺术与体育完美结合的优秀典范,它既保留了民族特色,又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本届运动会表演项目裁判长韦晓康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度评价各代表团奉献给赛会的一台台精彩节目,在提及海南代表团的表演项目时,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11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以下简称“运动会”)表演项目已全部结束,海南代表团的各项表演均展现出民族文化的精髓,赢得一片喝彩。自23日以来,本届运动会表演项目(室内、室外)分别在三亚市体育中心体育馆、热身场举行,设竞技类、技巧类、综合类,一场场充满民族风情的精彩演绎,给观众带来了视觉盛宴。
其中,海南代表团凭借其充满民族风情的精彩演绎,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与高度赞誉。《竹木生声》项目不仅展示了黎族打柴舞的多项技巧,还呈现出活力充沛、热情昂扬的黎族风情,赢得了满堂喝彩。在11月25日,表演项目第一阶段顺利收官,170个表演项目相继登场,精彩的表演赢得现场观众连连喝彩,赢得了9.1分,在综合类中暂居第二。
除了对东道主项目点评,韦晓康还对贵州代表团《打手毽》和广西代表团《绣球舞出呗侬情》等节目进行点评。他认为,这些项目民族特色鲜明,易于在学校等场所推广。
谈到一些表演节目的不足时,韦晓康认为,有个别表演项目确实进行了改编、创新,呈现出较多的歌舞元素,在艺术性方面有所提升,但今后如能在体育性方面再有所改进,那就更好了。
韦晓康还指出,表演项目的规则比较复杂,这也使一些代表团在节目编排表演中暴露出对规则不够熟悉的瑕疵。
关于表演项目与竞赛项目的关系,韦晓康表示,许多竞赛项目都从表演项目逐步发展而来。比如“民族健身操”“板鞋竞速”“高脚竞速”等,最初都是以表演项目的形式出现,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最终成为正式竞赛项目。
运动会表演竞赛项目包括技巧类、竞技类和综合类。韦晓康认为,技巧类竞赛表演几经展示、改进,已经很有观赏性了,但还应该注意提升难度,同时避免内容同质化。他举例,空竹、舞狮、中幡等传统技艺,确实是亮点多多,但在难度上还存在差异,需要进一步提高。
对于竞技类项目,他说除了要注重艺术性外,更要突出比赛、加强编排的合理性,让观众更容易、清晰地了解节目内涵,增强比赛的观赏性。
他认为综合类项目首先要把体育性放在首位,然后再融入更多易于推广的体育舞蹈元素,使其更具吸引力和推广价值。
“相信通过本届运动会的锻炼与积累,各代表团将能够深入挖掘更多民间优秀项目,并在未来的运动会中不断展现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全民健身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韦晓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