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 海南卫视节目预告 | 水墨自贸港——海南画派中国画晋京邀请展
来源:人人艺文
发布日期:2023-12-04 11:48:59
编辑: 范蓉丽

这里是拥有阳光沙滩、椰风海韵、黎苗风情等独特元素的海南,这里吸引着众多文豪墨客。用艺术的语言打造海南文艺名片,用画笔描绘自贸港建设的伟大实践。12月3日19:30海南卫视《艺术与岛》,请大家跟随主持人丛薇一起走进“水墨自贸港——海南画派中国画晋京邀请展”,共同欣赏独具海南风貌的艺术作品。


1701660681436643.jpg

▲《艺术与岛》栏目制片人、编辑、导演、主持人 丛薇


1701660762149363.jpg

▲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徐里


1701660869401787.jpg

▲ 海南省文联作协党组书记、海南省文联主席 夏斐


1701660960414568.jpg

▲ 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 阮江华


丛薇:这里既有热带海岛的辽阔壮丽,又有雨林秘境的原始魅力;既有黎苗族的淳朴风情,也有人间烟火的喜怒哀乐,这就是海南。近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的蓬勃兴起为美术家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广阔舞台,海南画派也因此应运而生。海南画派以海南风物为题材,以海南当代画家为主要力量,成为当代中国画坛最活跃的画派之一。本期节目我将带大家走进“水墨自贸港——海南画派中国画晋京邀请展”,展览汇集了海南画派中国画创作的新成果,是海南老中青三代美术家们深入生活、潜心创作的集中展示。


1701661033738984.png


近日,“水墨自贸港——海南画派中国画晋京邀请展”在北京宋庄隆重开幕,展览共展出海南省中国画名家作品115幅,涵盖了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


1701661098379970.png


“海南画派”是近期海南美术建设中的一个热词,随着中国文化自觉时代的全面到来,海南美术界把海南画派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提取地域性文化符号及艺术元素、探索美术理念变革与题材拓展、寻找海南特色创作语言和风格已成为当代海南美术界构建海南画派的重要学术资源与精神动力。


1701661148456524.jpg


丛薇:阮主席,请给我们介绍一下“海南画派”这个名称的由来。


阮江华:“海南画派”这个名称最早要追溯到1988年,当时有一位海南画家符福生受省政府委派到人民大会堂创作了一幅热带雨林巨幅山水花鸟画,此画展出后,在京美术家们一致认为它具有鲜明的海南画派特征,于是符福生回到海南之后便跟一众画友及美协领导共同商议组建了海南画派。“海南画派”的名称、情结及烙印一直在海南画家们的心中延续至今。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蓬勃兴起,海南省文联制定了《海南省“十四五”文艺繁荣发展规划》,将海南画派作为规划的十大名片之一着力打造。


1701661204118901.jpg


丛薇:这次展览一共展出了多少幅作品?


阮江华:这次展览共展出了58位画家的115幅作品,包括人物、山水、花鸟以及当代水墨等题材。参展画家既有最早到海南工作的几所高校美术学院教授,也有后来移居海南的画家,他们在海南长期居住、创作,通过思想和技法的交流,产生了良好的互动和互补。


1701661294485183.jpg

《家住青山绿水间》 邓子芳 178X98cm


阮江华:这幅作品是美协第二任主席邓子芳用小写意画法创作的,它所表达的是画家对于青山绿水的向往,海南丰茂的植被和它们在热带阳光照射下的美感都在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1701661352731540.jpg

《自贸港春韵》  阮江华 123x238cm


阮江华:我创作这幅《自贸港春韵》的初衷是想展现海南自贸港生机勃勃的时代景象,通过海南原生态、欣欣向荣的景物以及充满阳光和生命力的植物描绘出自贸港蒸蒸日上的面貌。


1701661416118130.jpg


丛薇:阮主席,您作为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的主席,协会为“海南画派”都做了哪些工作?


阮江华:海南美协的工作重心是出人才、出作品,围绕着这样的工作重心,我们还要请进来、走出去,带着自身的文化自信,树立自己的美术品牌,根据海南历史及当前自贸港建设的时代背景把海南画派做大做强,通过在全国各地巡展,不断提升海南画派的影响力和硬实力。


1701661498114374.jpg



丛薇:徐主席,您看了本次展览后的感受是什么?“海南画派”作为一个新的画派,您觉得它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徐里:本次展览总体呈现了海南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海南画家们在用心、用情、用功地深挖海南独特元素,无论是亚热带风光、植物、景物,还是黎苗民族的淳朴风情,一切跟海洋有关的内容都在他们的画笔当中充分展现,逐渐形成了有区域性的形象符号。要形成或建立一个画派,必须有一群人在一个区域有着共同的目标和追求,既要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结合区域区位特色来创新发展。通过这次展览我们看到画家们深入到了海南的各个方面,他们的作品极具生活气息和海南气象,饱含了大家对这块热土的深厚情怀,展览对于“海南画派”的建立是个非常好的开始。


丛薇:中国美术家协会对“海南画派”未来会有什么样的支持?


徐里:中国美术家协会对于各地区、各省市提出的观念或规划都秉承开放、支持的态度。要形成一个画派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一大批艺术家的共同努力,就像岭南画派、长安画派、金陵画派等,它们有着良好的传统基础,已逐步形成了中国近现代画派。作为一种学习经验,希望新时代有更多区域能形成不同的画派风格和特点。


海南自由贸易港为艺术家们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创作空间,在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海南省美术家协会领导的支持下,艺术家们用作品再现了海南新时代改革开放和自贸港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及海南人民建设自贸港的精神风貌,“海南画派”在打造和推广传统优秀文化上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701661556999929.jpg


丛薇:夏主席,“海南画派”对于打造海南这样的文艺名片有什么重要意义?


夏斐: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不仅彻底、深刻地改变了海南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为海南文艺事业、文化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打造“海南画派”在新时代就有了新的机遇。海南的天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是独特的、唯一的、迷人的,是能够让人久久不忘的。进入新时代之后,海南人民正在蓬勃建设自贸港,这种精神风貌就要用海南地域特色的风情风光来衬托并表现它,所以我们提出了打造“海南画派”。这个提议得到了海南本地画家们的一致拥护,而且受到了全国美术界和中央宣传部的重视,中央宣传部在简报里充分肯定了“海南画派”四个字,并把它作为海南落实总书记讲话的一个具体行动。“海南画派”这张名片一定是从地域特色出发的,也一定是可以引起全球关注的,一定可以从风生水起到风华正茂。


海南画派自成一体、风生水起,已成为海南省美术事业的一个新起点。通过这次展览,我看到近年来画家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饱满的热情、不同的笔墨从艺术角度投入到海南自贸港的火热建设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在表现海南岛美丽的自然生态、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的同时,积极践行着“笔墨当随时代”这一美学思想,在这些艺术家们的画笔下,海南已变得更加富饶美丽。


——丛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