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焦点图片—正文
  • 访三亚黑土村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用心传艺 不负苦心
来源:三亚文艺网
发布日期:2020-05-19 09:48:12
编辑:谭佳

微信图片_202005180824167.jpg


一座十几平方米的黎族传统建筑样式的展示馆,架子上陈列着釜、锅、盆、茶壶、茶杯、酒坛、水缸等黎陶制成的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小马、花瓶等精心制作的摆件,身着黎族精美服饰的妇女们低头捏制土陶器皿,泥土在她们手下慢慢成型……



微信图片_20200518120103.jpg

传习所里,黎族同胞在制作陶器


位于著名的三亚天涯海角景区附近的黎族村庄三亚市天涯区黑土村,有这样一个并不起眼的“基地”——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在这里得到用心传承,引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是海南黎族人民使用泥条盘筑、无轮成型、露天低温烧制的传统手工方式制陶的技艺。黎族的原始制陶技艺在中原地区已经失传,但是长期以来依然保存在边远的黎族地区,它作为少数民族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发挥了巨大作用。



微信图片_202005180824164.jpg


微信图片_202005181201033.jpg


微信图片_202005181201034.jpg

图为精美的黎陶成品


三亚天涯区黑土村附近青龙山的土非常适合做陶,这种土做出来的陶耐得住1300度的高温,烧出来的陶器不易破损。黎族原始制陶技艺曾是黑土村村民生活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纷纷用上了金属、玻璃、塑料制成的器皿,承载着黎族生活、审美的原始制陶技艺也日渐式微,如今会制陶的人已为数不多。


为了传承这一民族技艺,守护这一重要的文化载体,黑土村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负责人董福生和村里人用心用情,历经千辛。



三次搬迁,艰难传承


“黎族人都有用陶器煮饭的传统,陶器煮出来的糯米饭更香,因此制陶技艺一直保存至今。看到母亲做陶很辛苦,就想着要帮她把这个技艺传承下来。” 至今还保留许多以前用过的黎陶的董福生说,在投资黎陶之前,他在外面承包绿化工程,收入比现在更可观,但却毅然选择回到村里,致力于黎陶制作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黎陶烧制保留了原始的露天烧制法,由于温度等因素的不好控制,这使得黎陶的烧制,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据董福生说,每次烧制的陶器,能够保持完整不破损的只占大约百分之五十,且当天所制作的陶器,往往并不能立刻烧制,而是要经过七八天的时间晾干,才能择日烧制,因而黎陶产量并不高。



微信图片_20200518082416.jpg

图为董福生介绍制陶所用的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纷纷用上了金属、玻璃、塑料制成的器皿,黎陶渐渐淡出了人们生活日常。由于销路不畅,这个制陶基地一度入不敷出。面对着日益艰难的经营局面,董福生曾几度想过放弃,但考虑到不能使这项传统技艺没落,加上村里的老人很多都以制陶为生,就咬牙坚持了下来。


2012年11月份,三亚市省级非遗项目黎族原始制陶技艺传习所在黑土村委会布曲村正式揭牌,这使得黎陶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护,也有了更加规范的展示平台。在这之前,董福生在没有任何外部支持的情况下,坚持了整整十年。


为了更好地拓宽销路,基地曾三次搬家,直到把自己家当作制陶基地,才算是真正安定了下来。去年,为了使产品有个更好的展示平台,董福生协调有关部门,在家人的帮助下,搭建起了一座十几平米的黎族传统建筑样式的展示馆,屋顶用茅草覆盖,墙壁由稻草、木条和着泥巴糊成,充满黎族传统民居的生活文化气息。


“每天看着她们在这里开心地做陶,我觉得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的坚持是值得的。”董福生说。



用心制陶,不负苦心


黎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女做陶 男莫近”的说法。由于手艺没有女人细致,男人做的陶器往往会失败,久而久之制陶就成了女人的专利,虽然村里约70%的女性都会简单的制陶技艺,但年轻人往往缺少制陶需要的耐心。


现年78岁的符日兰是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省级传承人之一,七岁就开始跟母亲学习制陶的她,如今已在制陶的路上坚守了70余年。“小时候家里穷,没有饭吃,就跟妈妈学习做陶,做好了拿出去换粮食,做得好的陶器可以换好多粮食。”说起自己的手艺,符日兰显得格外自信。




1589852855548827.jpg

图为符日兰在制作陶器


符日兰老人虽已近耄耋之年,干起活来却一点都不含糊。传习所建成后,符日兰每天多数时间她都在这里,一遍遍地经营自己的艺术,还把这项技艺传给了村里的年轻一辈,其中包括她的女儿和孙女。


如今,在有关部门的推动下,黎陶越来越为人所知,不少酒店、企业前来布曲村购买黎陶作为装饰品,对这项技艺有兴趣的游客也时常光顾。作为黎陶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符日兰、符亚乱、符其梅、符秋莲等常常受邀前往市里培训指导,还带着黎陶走进校园,从小学生抓起,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制陶,使这项传统技艺后继有人。


董福生的妻子符秋莲是制陶的一把好手,也是市级非遗传承人,她师从符日兰,曾多次与老师一起受邀参加省市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动,为弘扬黎族传统制陶技艺奉献力量。


“现在来这里购买产品的人多了,大家做陶更加有劲了。”董福生开心地说,他还鼓励自己读高中的女儿大学选修制陶相关专业,以便更好地继承这民族的“衣钵”。


相关链接


海南岛制陶历史悠久,在黎族聚居地区的史前遗址中曾发现过陶片,文献中也不乏相关记载。如宋朝的《诸蕃志》卷下曾记黎族“以土为釜,瓠匏为器”,清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亦记黎人:“缌绠绩木皮木布,陶土为釜。”黎族地区的制陶技术保留在哈方言、润方言、赛方言、美孚方言等区域。


黎族制陶工具包括木杵、木臼、木拍、木刮及竹刀、蚌壳、钻孔竹棍、竹垫等,制陶过程由挖陶、挑陶土、晒陶土、粉碎陶土、筛陶土、和泥、制坯、干燥、准备烧陶、点火烧陶、取陶、加固等12个步骤组成。制成品主要有釜、甑、瓮、碗、罐、蒸酒器、蒸饭器等器型。


制坯技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的水平,它包括捏制、泥条盘筑、快轮制陶等。泥片贴筑法、泥条盘筑法、快轮拉坯法等制坯方法至今仍在黎族地区保留着,其中泥条盘筑具有不用羼和料、制陶工具简单、露天烧陶、没有陶车和陶轮、器型少等特点,简便实用。


以上内容来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